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
前言
非常荣幸代表国际头痛协会头痛分类委员会向各位同道呈现第三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3)。
2013 年推出国际头痛分类 ICHD-3beta 版的目的是希望在 ICHD-3 最终定版之前,在临床上对 beta 版进行更多的检验。这一目标完成得很好,很多检验结果已被发表,其中涉及先兆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特发性颅高 压和三叉神经 痛。例如,检验发现 ICHD-3beta 版附录中 1.2 有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优于正文中 1.2 有先兆偏头痛,因其能更好地区分有先兆偏头痛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外,检验 3.1 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 C1 中的新的相关特征——面部潮红和耳部胀满感——时发现上述症状对鉴别诊断意义不大,遂将其放在 ICHD-3 附录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上述疾病分类中的循证过程将为未来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的修订奠定基础。
我们先推出 beta 版,是希望当 ICHD-3 正式推出时可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第 11 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的诊断编码。 然而 ICD-11 未能如期在 2016 年出版,不可预期的延迟使我们不得已放弃了最初的想法,呈现未带 ICD-11 诊断编码的 ICHD-3。
在第一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I)发表后 30 年,ICHD-3 于 2018 年在《Cephalagia》杂志上发表并成为该杂志同年最重要的事。虽然 ICHD-I 主要基于专家意见编写的,但事实证明是合理的。2004 年 ICHD-II 发表,该 版本根据提出的新证据和专家意见进行了修订。新的科学证据在 ICHD-3beta 版修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 ICHD-3 的修定也会基于此类证据。这样以来,现在和将来的头痛分类都将以科学研究为依据。
始于2010年的ICHD-3编纂工作已告一段落,但在未来几年中,委员会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ICHD-3beta 版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这些工作随着 ICHD-3 的推出需要更新,也希望更多语种加入以促进最新分类标准的推广。在 Hartmut Göbel 教授带领下出版的 ICHD-3beta 电子版也需要更新至至 ICHD-III。Morris Levin 教授和 Jes Olesen 教授计划合作出版一本病例集萃。最后,一旦 ICD-11 发表,Timothy Steiner 教授和我本人会将 ICD-11 的诊断编码与 ICHD-3 结合起来。
头痛分类的未来是什么? 原则上分类学必须是保守的学科。当我们对分类做重要修改时,这些被修改部分的任何应用都必须被重新审视。例如,一项基于修改前诊断标准的药物队列研究,在诊断标准修改后需重复研究,因为在新的诊断标准下纳入的病人与之前的不同。我希望面向 ICHD-3 的实践检验和科学分析能够继续进行,使未来的修订有据可循。依照传统,在 ICHD-4 出版前会有 10-15 年的时间,一系列的实践检验会在此期间进行。ICHD-II 中 1.3 慢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经过修正早在新版本出版前发表在《Cephalagia》杂志。虽然这一修改直至数年后 ICHD-III beta 出版时才正式被写入,但是分类委员会早些年已赞同这一修改并建议投入使用。在 ICHD-4 发表前,头痛分类委员会也将认可并采纳新的或修订的诊断标准,只要这些标准被发表在《Cephalagia》杂志上的优秀实践研究所证实。
ICHD-1 使神经系统最难分类的疾病— —头痛成为分类最规范的疾病。过去 30 年我们一直保持这个势头。当委员会在日内瓦进行 ICD-11 神经病学部分修订时,我们分类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神经病学的其他领域都未能做到如此系统的分类,细致到每个疾病单元都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我由衷地希望这一传统能够保持,使头痛分类能在神经系统疾病分类中保持领先地位。
国际头痛协会头痛分类委员主席
Jes Ole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