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伴随症状(Accompanying symptoms):症状通常伴随头痛共同出现,而不是在头痛发生前或由头痛引发。例如,在偏头痛中,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而畏嗅、腹泻和其他症状比较少见。

痛觉(Allodynia):不适或疼痛的感觉(qv)来源于不经常感受到的刺激。它区别于痛觉过敏(qv)。

厌食症(Anorexia):缺乏食欲和轻度厌食。

头痛(或疼痛)发作(Attack of headache):头痛(或疼痛)开始发生,并保持在某一程度达数分钟到72小时,而后逐渐消失至完全无痛的过程。

缘于(Attributed to):在ICHD-3中,这个术语描述了继发性头痛与被认为是造成该疾病的疾病的相关性。它需要符合的条件是,确定一个可接受的因果关系的证据。

先兆(Aura):先兆是有先兆偏头痛发作时的早期症状,是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的体现。典型的先兆持续20~30分钟,常先于头痛发作。参见:局灶性症状、前驱症状(Premonitory symptomsProdrome)、警示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

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Central neuropathic pain):由于中枢躯体感觉系统受病灶或疾病波及而产生的疼痛(参见: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Chronic):在疼痛学术语中,慢性主要指持续超过3个月。在头痛术语中,继发性头痛持续超过3个月可定义为“慢性”;而对于原发性头痛,慢性是指头痛发作次数频繁到“发作性”不足以来描述的程度,而不局限于“超过3个月”这样1个时间段。但是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是个例外,在TACs中,只有当症状在超过一年的时间内未能缓解才被称为“慢性”。

密切时间相关性(Close temporal relation):常用来描述某一系统疾病与头痛发作的关系。特异的时序关系是指急性头痛发作可能是由于某种器质性病变所致,但是对该名词缺少足够的研究支持。而对于慢性疾病,时间关系与病因往往很难确定。

丛集性头痛发作(Cluster headache attack):头痛发作一次持续的时间为15~180分钟。

丛集期(Cluster period):丛集性头痛规律发作的一段时间,且在这段时间内头痛发作频率至少为每隔一天一次。

丛集缓解期(Cluster remission period):是指从头痛发作停止到再次自行发作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头痛不会因摄入酒精或硝酸酯类物质而诱发,且只有超过1个月无头痛发作的时间才会被称作丛集缓解期。

发作持续时间(Duration of attack):从头痛(或疼痛)开始到这次头痛(或疼痛)终止的时间,且这段时间符合某一头痛类型或亚型的诊断标准。在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发作停止后,会继之出现一种非搏动性的程度轻的头痛,且无伴随症状,这一时间内的头痛不属于头痛发作,这段时间亦不在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内。如果患者在头痛发作时进入睡眠状态,醒来时头痛缓解,那么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则截至睡醒前。如果一次偏头痛发作服药后完全缓解,而48小时内再次出现头痛发作,那么后者可能是上一次头痛在外源性缓解后的延续,也可能是一次新的头痛发作。这需要依靠经验、病史等进行区分。(参见头痛发作频率)。

增强的内视现象(Enhanced entoptic phenomena):视觉障碍由视觉系统本身的结构产生的,包括双眼出现大量的漂浮物,大量视野现象(当观察均匀光亮的物体表面如蓝天,不可数的小灰/白/黑点或圆圈投射到双眼全部视野上)。眼睛自闪(当在黑暗中闭上眼睛时,感知到彩色的波浪或云朵)和自发闪光幻觉(明亮的闪光)。

发作性(Episodic):头痛(或疼痛)发作呈现为规律或不规律的复发-缓解的形式,且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可一成不变或长短不一。在特定的疾病中“发作性”有具体所指,比如在发作性丛集性头痛中,发作性是指丛集期和丛集缓解期,而不是头痛发作期。类似的情况还有阵发性偏侧头痛。

面痛(Facial pain):发生在眶耳线以下,颈部以上,耳廓之前的疼痛。

局灶性症状(Focal symptoms):局部脑组织(多为大脑)出现功能障碍的症状,比如偏头痛的先兆。

视觉先兆谱(Fortification spectrum):成角的或弓形的且会逐渐扩大的视幻觉,是偏头痛的典型视觉先兆。

发作频率(Frequency of attacks):在某一时段(通常为1个月)内的头痛发作次数和该段时间的比值。就偏头痛而言,头痛发作在服药后中止,但在48小时内还会再发,这对于确定发作频率较为困难。国际头痛学会发布的《偏头痛的临床药物对照试验指南(第二版)》中推荐了使用头痛日记的解决方案:只计数和上一次发作间隔至少一整天的头痛发作。

头痛(Headache):发生在眶耳线以上的疼痛

头痛天数(Headache days):在一段观察期内(通常为1个月),头痛发作的天数(无论发作在每一天的什么时候,只要该日有头痛发作即记为1天)。

隐斜视(Heterophoria):潜在的斜视。

斜视(Heterotropia):有临床表现的斜视。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对预期引起痛苦的刺激反应知觉的增强。痛觉过敏区别于触摸痛(qv),它由不疼痛的刺激引起的。

疼痛强度(Intensity of pain):疼痛的程度,且常用疼痛所致功能障碍的语言评价量表(VRS)来评估疼痛强度:0分,无痛;1分,轻度疼痛,不会干扰日常活动;2分,中度疼痛,干扰但不完全阻止日常活动;3分,重度疼痛,所有活动被迫停止。也可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强度评估。

针刺样(痛)(Lacinating):短促的闪电样的、电击般的疼痛沿着神经根或神经走行。

神经痛(Neuralgia):在某一神经或多支神经分布支配区的疼痛。(尤其是在欧洲,经常用于指一类阵发性或针刺样性质的疼痛,但是“神经痛”不应用于阵发性疼痛)。

神经炎(Neuritis):一类特殊的神经病理性异常,主要指周围神经的炎性病变过程。

神经影像(Neuroimaging):脑组织的CT、MRI、PET、SPECT或核素显像,包括功能模式。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由于病灶或疾病影响躯体感觉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的疼痛。

神经病(Neuropathy):单或多支神经病变导致的相应功能或病理改变(单支神经病变:单神经病;多支神经病变:多发单神经病;弥散或双侧多支神经受累:多神经病。)“神经病”并不包括神经失用、神经断伤、单支神经截断、由于打击、牵拉或痫性放电所致一过性损伤引起的单支神经病变(而是用“神经源性”来定义由上述情况所致的短暂性神经病变)

新发头痛(New headache):患者之前没有发生过的任何一种类型、亚类或亚型的头痛,现在发生了。

未充分验证(Not sufficient validated):对某一诊断实体的适用性存在质疑,这种质疑由专业委员会亚组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提出或是在文献报道中存在的争议。

项背部(Nuchal region):后颈部上段,包括颈部肌肉在颅骨的附着处。

夜盲(Nyctalopia):夜视受损。

疼痛(Pain):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是在符合上述组织损伤时的描述性主观感受。(参见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重视(Palinopsia):视觉上的障碍,表现为余像和/或移动物体的尾随图像(它区别于视网膜后像,后者在高对比度图像中出现)。

颅周肌肉(Pericranial muscles):颈部肌肉、咀嚼肌、面部表情肌和内耳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

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周围神经感觉系统由于损伤或疾病而产生的疼痛(参见神经病理性疼痛)。

持续性(Persistent):本术语用于某些继发性头痛,最初用于描述头痛由另一种疾病引起的,但在该疾病已经解决后,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头痛仍不能缓解(通常为三次月)。在许多这类情况下,头痛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亚型或亚型,其因果关系的证据取决于在早期符合诊断标准时急性头痛型和持续性相同的头痛。

畏声(Phonophobia):对声音过于敏感,从而产生躲避反应。

畏光(Photophobia):对光线/光照过于敏感,从而产生躲避反应。

后症状(Postdrome):一种症状期,持续长达48小时,在有或没有先兆偏头痛的疼痛缓解后。常见的后症状包括感觉疲倦或虚弱、精神不能集中和颈部僵硬。

前驱症状(Premonitory symptoms):这个术语有不同的含义,通常与前驱症状同义,但对于一系列被认为是偏头痛发作(但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初始阶段)的症状。它的含义不太明确,这个词最好避而远之。

压迫/紧缩性(痛)(Pressing/ tightening):一类常见的疼痛性质,像头戴钢盔样的压迫痛或紧缩、憋塞感。

曾用名(Previously used term):与现行诊断名称类似或意义一致,或是属于现行诊断名词下的某一疾病亚型/亚类。曾用名一般较为模糊,和/或曾在不同国家使用。

原发性头痛(症)Primary headache (disorder):头痛(症)不是由另一疾病引起或归因于另一疾病。例如它区别于继发性头痛(qv)。

“前驱”症状(Prodrome):该词是“premonitory symptom(前驱症状)”的英文同义词,IHS不提倡在今后使用的词语。

搏动性(样)的(Pulsating):像心跳样的,或脉搏跳动样的。

牵涉痛(Referred pain):某一部位的伤害性感受但是疼痛感出现在其他部位的疼痛。

屈光不正(Refraction error):近视、远视、散光均属于屈光不正。

不应期(Refractory period):疼痛发作(qv)解决后的时间,在这期间不能触发再次发作。

全愈(Resolution): 完全缓解所有症状和疾病或疾病过程的其他临床证据(如头痛发作)。

闪光(Scintillation):一种视幻觉,是经典的偏头痛先兆。主要表现为强弱闪烁的亮光,一般以每秒8~10个闪烁周期。

暗点(Scotoma):单眼或双眼的部分视野缺失。暗点可表现为完全的视野缺失或视野模糊/减弱。

继发性头痛Secondary headache (disorder):由另一种潜在的疾病引起的头痛或头痛疾病。在ICHD-3中,继发性头痛是由致病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头痛不同于原发性头痛(qv)。继发性头痛可能具有原发性头痛的特征,但仍符合由另一种疾病引起的因果关系的标准。

刺痛(Stab of pain):突发短暂的疼痛,持续不超过1分钟(多为1秒钟甚至更短)。

斜视(Strabismus):一只或两只眼睛不正常的排列(斜视)。

物质(Substance):有机或无机化学物质、食物或添加剂、酒精类物质、气体或蒸汽、药物或毒品、草药、动物来源的天然物质等,上述未经许可审批的但用于医疗的物质。

闪光暗点(Teichopsia):偏头痛视觉先兆的表现之一,参见视觉先兆谱(Fortification spectrum)

触痛(Tenderness):经触或轻压就会引发的疼痛或不适感,而正常情况下,相同强度或力度的按压不会引起类似的感觉。

搏动性(痛)(Throbbing):pulsating的同义词。

单侧(Unilateral):仅在左侧或右侧,不会越过中线。单侧头痛也可以是某一侧的额叶、颞叶或枕叶。如果偏头痛先兆是感觉或运动异常,那么它必然是单侧整体或局部的异常。

血管痉挛(Vasospasm):动脉或小动脉的收缩引起相应供血区组织灌注下降。

警示症状(Warning symptoms):曾用来同时描述偏头痛先兆和前驱症状。因为该名词模糊了先兆与前驱症状二者的不同,故不应再继续使用。

之字形线(Zigzag line):偏头痛视觉先兆所形成的图形,这里与视觉先兆同义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