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缘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头痛
曾用名:
缘于单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血管炎、或肉芽肿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头痛。
描述:
头痛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引起,或表现为症状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性头痛。头痛是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但是缺乏特异性。
诊断标准:
A. 任何新发头痛符合标准C
B.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已经确诊
C. 至少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 头痛与PACNS的其他症状和(或)临床体征在时间上密切相关,或PACNS因头痛而被诊断
- 至少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
a) 头痛随PACNS加重而明显加重
b) 类固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后,随着PACNS的减轻,头痛明显缓解
D. 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并且已采用相应检查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以及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的诊断1。
注释:
1. 特别强调,相关检查已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及可逆性血管收缩综合征。 ↩
评注:
头痛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主要症状(无论原发还是继发)。由血管造影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脉管炎患者50%~80%有头痛。然而,头痛没有特异性,因此在局灶损害、癫痫、认知改变及意识障碍出现之前,它的诊断价值有限。当然,如果没有头痛和脑脊液细胞增多,也不大可能考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在血管造影上表现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很类似,如颅内动脉多发性狭窄。反复雷击样头痛发作提示是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而并非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6.4.2缘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头痛的产生机制是多样的:包括炎症、中风(缺血性或出血性)、颅内压增高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远不如6.4.1缘于巨细胞性动脉炎的头痛的戏剧性治疗效果。组织学证实: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是一种严重疾患,致死的情况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