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1 缘于颈段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的急性头痛、面痛或颈痛
描述:
头、面、颈痛由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所致,疼痛通常与夹层动脉同侧,且急性发作,甚至霹雳样疼痛发作。疼痛可以是唯一症状,也可以作为缺血性卒中症状出现前的预警症状。
诊断标准:
A. 符合标准C和D的新发头、面或颈部疼痛
B. 颈总动脉或椎动脉夹层已经确诊
C. 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 疼痛的产生与颈动脉夹层的其他局部症状在时间上密切相关,或颈动脉夹层因疼痛而被诊断
- 至少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
a) 疼痛随着颈动脉夹层其他症状的加重而明显加重
b) 在起病1个月后,疼痛明显改善或缓解 - 至少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
a) 疼痛为重度且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
b) 疼痛先于视网膜和/或颅内缺血症状 - 疼痛是单侧的并与受累颈动脉同侧
D. 下列2项之一:
E. 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注释:
1. 三个月应从颈动脉夹层自发稳定或治疗后稳定算起,而并非从发病算起。 ↩
评注:
头痛伴或不伴颈痛可以是颈动脉夹层的唯一临床表现。头痛是夹层尤为常见的症状(占55%-100%),并且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33%-88%)。
6.5.1.1 缘于颈段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的急性头痛、面痛或颈痛 的疼痛的疼痛通常是单侧的(与夹层动脉同侧)、重度的、持续性的(平均持续4天)。然而,头痛没有恒定的特征性发作模式,且有时很容易误诊,可能类似于其他类型头痛,如1.偏头痛、3.1 丛集性头痛、4.4 原发性霹雳样头痛。其他伴随症状(颅内或视网膜缺血症状或其他征象)通常常见:痛性的霍纳综合征、突发痛性耳鸣、痛性第Ⅻ颅神经麻痹高度提示颈动脉夹层。
颈部动脉夹层可能伴发颅内动脉夹层,这可能成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潜在病因。6.7.4缘于颅内动脉夹层的头痛可能合并6.5.1.1 缘于颈段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的急性头痛、面痛或颈痛发生发生。
6.5.1.1 缘于颈段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的急性头痛、面痛或颈痛的疼痛通常先于卒中其他症状,因此需要尽早诊断与治疗。诊断依赖于颈部核磁共振的脂肪抑制成像、多普勒超声扫描、MRA和/或CTA。若诊断仍存在疑问,则需要进行血管造影术。诊断通常需要这几项检查中的数项,因为这其中的任何一项检查结果均可能是正常的。目前没有关于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但有共识支持,可根据动脉恢复情况,肝素后使用3-6个月的华法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