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缘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头痛
曾用名:
良性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BIH);假脑瘤综合征;脑膜水肿;浆液性脑膜炎。
描述:
新发头痛,或已经存在的头痛显著加重,由其他症状和/或临床的和/或神经影像的征象所导致的并且伴随的特发性颅内高压(IIH),提示有IIH的典型特征。
诊断标准:
A. 新发头痛,或原先的头痛显著加重1,符合标准C。
B. 同时符合下列两项:
C. 至少符合下列中的1项或2项:
- 头痛的发生或显著加重与和IIH在时间上密切相关或IIH因头痛而被诊断
- 头痛伴随下列1项或2项:
a) 搏动性耳鸣
b) 视乳头水肿4
注释:
1. “显著加重”指发作的频率和/或严重程度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或两倍以上,以此区分继发性头痛和原发性头痛。 ↩
2. IIH诊断在那些精神状态改变的患者中要谨慎。 ↩
3. 为了诊断目的,CSF测量应在治疗或降颅压之前。CSF可在没有使用镇静药物的情况下经侧卧位行腰椎穿刺术测得,或经硬膜外或脑室内压力监测测得。由于CSF一天之内变化较大,单一一次测量并不能反应24小时的平均CSF压力:延长的腰穿或脑室内压力测量可能更适用于可疑病例。 ↩
4. 视乳头水肿应与假性视乳头水肿或视盘水肿相区别。绝大多数IIH患者有视乳头水肿,因此没有此体征的患者诊断IIH需慎重。 ↩
5. 7.1.1缘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头痛可与原发性头痛相像尤其是1.3慢性偏头痛和2.3慢性紧张型头痛;另一方面,那些头痛也可与IIH共存。 ↩
6. 8.2药物过量性头痛应除外那些无视乳头水肿、展神经麻痹或提示有IIH的神经影像学特征的患者。 ↩
评注: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最常见于青年育龄期肥胖女性(那些最容易被误诊为IIH的)。
7.1.1缘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头痛缺乏特异性特征,且常与1.偏头痛或2.紧张型头痛相像。诊断无需每日发作。
放出脑脊液(CSF)后头痛减轻支持诊断但并非其特异性诊断:其他类型头痛类型的患者也可见(对于7.1.1缘于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头痛,其敏感度72%,特异度77%)。
符合IIH诊断的神经影像学表现,包括空蝶鞍、眼周蛛网膜下腔扩张、巩膜后扁平化、视乳头突入玻璃体和大脑横窦狭窄。